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办公室
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工作手册的通知
各州(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乡村振兴局,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省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驻滇各单位组织(人事)处:
为指导好各级各部门和回乡干部开展好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根据《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云自然资
〔2021〕57 号)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要求,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办公室起草了《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工作手册(第一版)》(以下简称《手册》)。现将《手册》印发你们,请依据《手册》组织开展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各地工作开展中的问题,请及时与项目组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及电话:黎贤强 0871-65747225,0871-63108205
《手册》及相关附件材料可到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网站 — “ 干 部 规 划 家 乡 行 动 ” 专 栏 进 行 下 载 ( 网 址 : http://dnr.yn.gov.cn/ynsgwh/home/index.jsp);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下载。
《手册》二维码 政策文件汇编二维码
附件:《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第一版)》及政策文件汇编
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办公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代章) 2021 年 7 月 19 日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2021 年 7 月 21 日印发
前 言
为指导好各级各部门和回乡干部开展好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根据《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通知》(云自然资〔2021〕57 号)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要求,结合《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办公室起草了《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第一版)》(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分为 7 个环节,28 个步骤, 明确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开展的具体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涵盖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的组织领导、任务计划、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产业发展规划、基层党建和人才发展规划等内容,收录了主要名词释义,编印了重要政策文件供回乡干部参考和使用。为减轻基层负担,避免重复填报表册,本《手册》所附表格主要在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网址:http://dnr.yn.gov.cn/ynsgwh/home/index. jsp)上填报。
《手册》的起草得到项目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并全程参与,广泛征求各州市及相关部门意见。但由于时间仓促,内容难免有所疏漏,今后将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新要求,充分吸取借鉴各地的实践经验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编者2021 年 7 月
目 录
一、做好工作准备
1. 制定文件.......................................... 1
2. 成立机构.......................................... 1
3. 组织发动.......................................... 2
4. 培训学习.......................................... 2
5. 摸底调查.......................................... 4
6. 制定计划.......................................... 4
7. 上报审核.......................................... 5
8. 下达任务.......................................... 5
9. 人员摸排.......................................... 6
10. 名单报审.......................................... 7
11. 发函确认.......................................... 8
12. 确定技术单位...................................... 8
13. 信息填报......................................... 10
14. 底图底数......................................... 10
15. 实地调研......................................... 11
16. 现状分析......................................... 21
17. 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23
18.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33
19. 编制基层党建和人才发展规划........................ 34
20. 形成规划草案..................................... 35
21. 成果标准化....................................... 36
22. 县级审查......................................... 36
23. 村民决议......................................... 36
24. 审批备案......................................... 36
25. 纳入村规民约..................................... 38
26. 监督实施管理..................................... 38
27. 推动项目落地..................................... 38
28. 反馈工作成效..................................... 40
附录一:规划成果草案(参考)......................... 41
附录二:名词释义................................... 56
附录三:文件汇编................................... 58
一、做好工作准备
1. 制定文件
市县两级应当制定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通知和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组织领导、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时间节点、成果要求、完成时限等,确定牵头部门、部门职责、服务保障等事宜。
2. 成立机构
州(市)应当成立由组织、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牵头,宣传、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住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项目组下设办公室在自然资源部门。县级应当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街道)党(工) 委书记为成员的“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纳入规划编制任务的行政村(社区)应当组建规划编制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可以在规划编制组下组建规划编制小组。
州(市)级项目组、县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村庄规划重大决策部署和省级项目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政策措施,分层制定工作方案、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统筹安排规划编制经费及技术支撑保障, 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工作例会、联络沟通等运行机制,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组长主持召开或委托其他成员主持召开,主要听取推进情况汇报、分析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等。
州(市)级项目组和县级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州(市)、县级自然资源部门、乡镇(街道)要成立联络服务站,明确联络员,做好干部回乡规划联络和服务保障工作。省、州(市)、县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领导小组成员,省、州(市)、县级组织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和乡镇(街道)联络员,行政村规划编制组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的使用管理, 负责登录系统填报本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开展、工作纪实、成果成效等情况。
3. 组织发动
各地要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广泛组织发动,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州(市)、县两级要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发一封公开信等方式,市县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安排主题党日活动、纳入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动员乡村党组织统一思想认识,扛实主体责任抓好规划;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广大公职人员主动回乡投身规划;动员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认真履职尽责, 积极参与所驻村、联系村的规划。乡村两级党组织要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广播喇叭宣传、发出邀请函等方式,动员基层党员群众理解支持,激发村民“我的家乡我规划”的热情, 踊跃参与村庄规划;动员乡贤能人发挥优势特征,为家乡规划建言献策。通过广泛动员发动,凝聚各界共识、汇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4. 培训学习
各级各部门和回乡干部可通过线上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知识:
(1) 登录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网站—“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专栏,网址:
http://dnr.yn.gov.cn/ynsgwh/home/index.jsp;
(2) 登录“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APP 学习平台—“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专栏;
(3) 登录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学习专栏。
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通过集中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安排“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规划任务及内容的学习培训。组织、自然资源部门要牵头组织回乡规划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乡村干部、规划编制技术单位相关人员、参与村庄规划人员开展分类培训。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性组织规划相关内容培训。乡村两级要坚持村民主体地位,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面向村民的村庄规划宣讲,将村庄规划的政策、意义、途径讲清楚,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确保群众听得懂、愿参与、会建议。
表 1 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培训情况填报表
序号 | 培训层级 | 牵头部门 | 培训方式 | 培训内容 | 参训人数 |
1 | |||||
2 | |||||
… | |||||
填表说明:1、各级各部门由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负责在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填报;2、培训层级:省级、州(市)级、县级、乡(镇)级、 村级;3、牵头部门:组织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住建部门、其他;4、培训方式:集中培训、视频会、观摩考察、其他。 |
二、明确规划任务
5. 摸底调查
村庄规划范围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以外的行政村(社区)。以县级为单元由自然资源部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等情况,梳理出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社区) 数量、名称、村庄类型和村庄特征。经县级申报、州市审核后, 通过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
(项目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表 2 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摸底统计表
序号 | 县 (市、区) | 乡 (镇) | 行政村(社区) 名称 | 村庄 类型 | 村庄 特征 | 年度 计划 |
备注 |
1 | |||||||
2 | |||||||
… | |||||||
合计 | —— | —— | —— | —— | |||
填表说明:1、村庄类型: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暂不明确类;2、村庄特征:九大高原湖泊周边的村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3、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在制定计划步骤填报,分为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 4、备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庄、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村庄、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项目村庄、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项目村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村庄等。5、村庄类型和村庄特征划分依据《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尚未编制《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的,依据《云南省县域村庄布局专项规划 编制指南(试行)》确定。 |
6. 制定计划
以县级为单元按照 2021 年完成 30%,2022 年完成 40%,2023 年完成 30% 的要求,由县级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制定年度编制计划。对经评估继续有效的村庄规划 ,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和数据入库要求 , 同步组织优化调整完善。2021 年 217 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村庄、坝区及九大高原湖泊周边、交通沿线、半山酒店周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大滇西旅游环线需重点保护和打造的村庄, 以及拟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项目、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村庄优先纳入编制计划。
表 3 州(市)“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村庄规划编制计划统计表
序号 |
县 (市、区) |
乡镇 (街道) (个) |
行政村 (社区) ( 个) |
XXXX 年 编制任务数 (个) | XXXX 年编制数占行政村总个数的比重(%) |
备注 |
1 | ||||||
2 | ||||||
… | ||||||
合计 |
7. 上报审核
县级自然资源部门通过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将年度编制计划逐级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组办公室)审核。
2021 年编制计划要在 6 月底前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组
办公室)审核。2022 年、2023 年编制计划应在上一年 12 月 31 日前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组办公室)审核。
8. 下达任务
审核通过后的年度编制计划由省自然资源厅(项目组办公室) 下发至各州(市)人民政府执行,同步抄送省级项目组成员单位。
三、组建规划组
9. 人员摸排
由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牵头,依据规划编制年度任务,摸排本村在外公职人员、乡贤能人等人员情况并登记造册,在外公职人员应主动联系出生地或成长地所属村(居)委会,将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级(职称)、联系电话等信息报村党组织登记, 由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研究提出回乡规划意向人员名单并征求本人意愿。行政村(社区)支部书记通过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填报人员摸排情况统计表。
表 4 县(市、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人员摸排情况统计表
州 (市) |
县 ( 市、区) |
乡镇 (街道) |
行 政村(社区 ) 名称 |
人员姓名 |
所在单位 (全称) |
职务 |
职级 (职称) |
人员类别 |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
联系电话 |
本人意愿 |
备注 |
填表说明:1、职级(职称):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科级以下、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2、人员类别: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人员、乡贤能人; 3、本人意愿:是、否。 |
10. 名单报审
乡村两级党组织结合公职人员、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挂村领导干部、村“两委”成员、乡贤能人、党员群众代表等情况, 研究提出规划编制组初步人员名单,牵头人原则上由本行政村职务较高的公职人员担任,规划编制组组长原则上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牵头人担任。人员名单通过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报县级组织部门审核备案,组织部门重点审核公职人员情况并做好统筹,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均有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规划编制。
表 5 县(市、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行政村规划编制组汇总表
州 (市) |
县 ( 市、区) |
乡 镇 ( 街道) |
行政村 (社区) 名称 |
人员姓名 | 所在单位 (全称) |
职务 |
职级 (职称) | 人员类别 | 政治面貌(中共 党员) |
编制组角色 |
备注 |
填表说明:1、职级(职称):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科级以下, 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2、人员类别: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人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乡贤能人、党员群众代表、规划编制技术人员;3、编制组角色:组长、副组长、成员。 |
表 6 县(市、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自然村规划小组汇总表
州 (市) |
县 ( 市、区) |
乡镇 (街道) |
行 政村(社区 ) 名称 |
自然村名称 |
人员姓名 |
所在单位 (全称) |
职务 |
职级 (职称) |
人员类别 |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
编制组角色 |
备注 |
填表说明:1、职级(职称):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科级以下、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2、人员类别: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有企业人员、乡贤能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规划编制技术人员;3、编制组角色:小组长、成员。 |
11. 发函确认
根据审核通过的报审名单,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发函至拟回乡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干部所在单位对回乡干部做好思想动员、提出纪律要求、按公务出差给予保障。
12. 确定技术单位
规划编制全过程必须有规划专业技术力量参与。县级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具备村庄规划编制条件的规划编制技术单位,负责“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技术服务工作,参与规划编制、方案论证、后期成果标准化和图形数据入库等工作。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确定的规划编制技术单位不超过 3 家。
县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规划编制经费,根据规划编制任务,通过争取省市资金补助、项目资金整合、村集体经济支持、乡贤能人捐赠、县级财政兜底等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规划编制经费。
表 7 县(市、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规划编制技术单位和到位资金情况统计表。
州 (市) |
县 (市、区) | 规划编制技术单位 |
合同金额 | 到位资金 | |||||||||
技术单位名称 |
行政村 (社区) 名称 |
单位资质情况 |
项目负责人 |
负责人电话 |
省财政补助 |
市财政补助 |
项目资金整合 |
村集体经济支持 |
乡贤能人捐赠 |
县级财政兜底 | |||
填表说明:单位资质情况:城乡规划资质等级(甲级、乙级)、原土地规划机构推荐名录等级(甲级、乙级、丙级)。 |
四、打牢规划基础
13. 信息填报
在省自然资源厅官网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门户网站开设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专栏(网址:http://dnr.yn.gov. cn/ynsgwh/home/index.jsp),下设“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政策法规、视频学习、优秀案例评选展示、工作动态等模块。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包括基本信息采集、规划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记录、行动过程监管、工作纪实等功能。操作使用主体为省、州(市)、县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领导小组成员,省、州(市)、县级组织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和乡镇(街道)联络员,行政村规划编制组组长(或指定专人)。操作方法详见附录三:14.《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14. 底图底数
省自然资源部厅负责工作底图,由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北斗高分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和制作底图资料,包括叠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第三次国土调查现状建设用地范围线、耕地范围线、行政村(社区)范围线的行政村村域 1:2000 正射影像图。
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并提供行政村(社区)村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村庄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数据等基础图件;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应含村庄分类、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内容)等相关规划;地方宅基地面积控制标准等表格和文字资料;在省自然资源厅提供的工作底图上补充叠加公路、铁路等重大道路交通设施的线型、村庄建设边界试划成果,并负责打印行政村(社区)村域、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工作底图各 2 份,规格最小为 A1 号图(59.4×84.1cm)。坝区、城郊结合部、交通沿线等集聚提升类、 特色保护类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原则上应当采集最新的 1: 500 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有条件的村可采集和叠加 1:500 的地形图,其他区域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可使用省自然资源厅提供的 1:2000 正射影像图。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提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尚未编制的,提供乡镇总体规划),行政村(社区)、自然村近五年人口,经济发展情况;乡镇在“十四五”期间的产业、项目规划情况;乡村振兴拟实施的项目等资料。
将准备好的工作底图(含 JPG 文件和打印的纸质图件)、基础图件和相关数据资料分发至各乡镇(街道)联络服务站。规划编制组开展工作前到乡镇(街道)联络服务站领取纸质图件及相关资料。
15. 实地调研
规划编制组回乡驻村,发挥干部桥梁作用,强化与乡亲互动, 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调研、走访座谈、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 对村庄自然资源、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社会经济情况、产业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等开展实地调研。
15.1 村域层面
重点调研村域范围内自然资源、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社会经济、产业、村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地质灾害隐患等情况。
(1)自然资源:重点调查耕地、林地、园地等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流转情况和存在问题;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的名称、容量、位置(并在图上标注);景区景点的位置、类型、分布(并在图上标注)和保护利用情况;矿产资源的种类、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和利用情况等内容。
表 8 土地资源统计表
土地资源类型 | 流转情况 |
存在问题 | |||
位置 | 流转面积(亩) | 流转用途 | 流转价格(元) | ||
耕地 | 如耕地质量低、闲置耕地较多、非耕化问题突出等 | ||||
园地 | |||||
... | ... | ... |
表 9 水资源统计表
水资源类型 | 名称 | 容量 |
湖泊 | ||
河流 | —— | |
水库 | ||
... | ... | ... |
表 10 景区景点统计表
景区景点名称 | 位置 / 范围 | 面积(公顷) | 保护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 | ... | ... | ... |
表 11 矿产资源统计表
矿产资源种类 | 位置 / 范围 | 利用情况 |
... | ... | ... |
(2)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调查古民居、古庙、古寺、古塔、古树名木、古井、古道、古墓、磨房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数量、面积等;传统礼仪、节庆、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戏剧、传说、美食等民俗文化资源的名称、级别和保护利用情况(如有较好的传承和展示、面临失传、已失传) 等内容。
表 12 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历史文化资源 |
名称 |
类别 |
数量 |
面积(平方米) |
保护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古寺 | |||||
古树名木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类别:国家级文保、省级文保、市级文保、县级文保、历史建筑、传统名居、其他。 |
表 13 民俗文化资源统计表
民俗文化资源 |
名称 |
级别 |
保护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传统礼仪 | |||
节庆 | |||
传统技艺 | |||
... | ... | ... | ... |
填表说明: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
(3)人口状况:重点调查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户数等(此部分可结合乡镇提供的近五年人口数据填写)。
(4)社会经济情况:重点调查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等。
表 14 XXX 行政村(社区)近 5 年人口统计表单位:户、人
年限 |
户数 |
户籍人口 |
常住人口 |
填表说明:村庄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村内居住 6 个月以上的人口。 |
(4)社会经济情况:重点调查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构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等。
表 15 XXX 行政村(社区)近三年经济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集体经济总收入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5)产业现状:重点调查产业类型、面积、产量、产值;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项目的名称、位置(并在图上标注)、规模;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等。
表 16 村庄产业统计表
单位:公顷 / 公斤 / 万元
产业类型 |
名称 |
位置 |
面积 |
产量 |
产值 | 是否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经营情况和问题 | |
第一产业 | 主要种植类型 | ||||||
主要养殖类型 | |||||||
…… | |||||||
第二产业 | 农产品加工 | ||||||
仓储物流 | |||||||
…… | |||||||
第三产业 | 农村休闲观光 旅游 | ||||||
电子商务 | |||||||
…… |
表 17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集体经济产业 | 名称 | 位置 | 面积( 公顷) | 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等 |
合作社 | ||||
股份制 | ||||
… | … | … | … |
(6)村域性基础设施:重点调查村庄对外联系道路和村组间联系道路的等级、宽度和路面硬化情况。现有供水方式、水源点 位置(并在图上标注)、水质情况、高位水池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及水源保护措施、村域性给水管道的位置和管径等;现状污水收集和处理方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和位置、污水管道建设情况等;供电、通信基站的规模、位置(并在图上标注);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方式等。
表 18 村域道路统计表
类型 |
道路等级 |
道路宽度(米) |
路面硬化情况 | 是否需要拓宽 / 新 (改)建 / 硬化等 |
对外道路 | ||||
自然村组之间 的联系道路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道路等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 |
表 19 村域基础设施统计表
类型 |
数量 (个) |
面积(平方米 / 个) |
是否需要改建 / 新建 / 扩建等 | 备注(位于 XX 自然村, 是否与其他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共用等信息) |
给水设施 | ||||
污水处理设施 | ||||
变压器 | ||||
通信基站 | ||||
垃圾收集和处 理方式 | ||||
… | … | … | … |
(7)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调查村委会 /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规模等内容。
表 20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人
类型 |
位置 |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在校学生 |
是否需要新建 / 改建 / 扩建 |
村委会 /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
—— | ||||
幼儿园 / 托儿所 | |||||
小学 | |||||
卫生室 | —— | ||||
养老服务设施 | —— | ||||
农村公益性公墓 (骨灰堂) |
—— | ||||
… | … | … | … | … | … |
(8)地质灾害隐患:重点调查地质灾害的类型、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影响范围(并在图上标注)等情况。
表 21 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统计表
类型 | 位置 | 影响范围 |
填表说明: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洪涝、采空区、地震断裂带、其他。 |
15.2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层面
(1) 人口状况:重点调查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户数、年龄结构、分户需求、民族构成等情况(此部分可结合乡镇提供的近五年人口数据填写)。
表 22 XXX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近五年人口统计表
单位:户、人
年份 |
户数 |
户籍人口 |
常住人口 |
年龄构成(18 岁以下、18-60 岁、60 岁以上) |
分户需求 |
民族构成 |
(2) 基础设施:重点调查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内部道路的宽度和路面硬化情况;现状给水管网、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公共停车场的数量、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和规模,垃圾收集点、公厕等设施的数量、位置等情况。
表 23 XXX 自然村村庄内部道路统计表
单位:米
道路等级 |
路面宽度 |
路面情况 |
是否需要拓宽 / 新(改) 建 / 硬化等 |
主要道路 | |||
次要道路 | |||
… | … | … | … |
表 24 XXX 自然村基础设施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类型 |
数量 |
面积(平方米 / 个) | 是否需要改建 / 新建 / 扩建等 |
备注 |
给水管网 | 填写敷设情况、存在问题等 | |||
污水管网 | 填写敷设情况、存在问题等 | |||
公共停车场 | ||||
垃圾收集点 | ||||
公厕 | ||||
… | … | … | … |
(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调查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快递收发点、农村超市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并在图上标注)、规模等内容。
表 25 XXX 自然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计表
单位:平方米
类型 |
位置 |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是否需要新建 / 改建 / 扩建 |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活动室 | ||||
文化站(室)/ 文化传习所 / 文化传习馆 | ||||
运动场地、游乐场所 | —— | |||
老年活动中心 | ||||
快递收发点 | ||||
农村超市 | ||||
… | … | … | … | … |
(4) 宅基地、空闲地情况:重点调查闲置宅基地、一户多宅、多户一宅的数量、位置(并在图上标注)和规模;空闲地的位置、规模等情况。
表 26 宅基地和空闲地情况统计表
单位:户 / 处、平方米
类型 |
数量 |
位置 |
面积 |
备注 |
闲置宅基地 | ||||
一户多宅 | ||||
多户一宅 | ||||
空闲地(指村庄范围内尚未使用的建设用地) | ||||
… | … | … | … | … |
(5)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情况:重点调查项目名称、项目类型、位置、范围(并在图上标注)、面积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表 2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单位:户 / 处、亩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位置 |
面积 |
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 |
… | … | … | … | |
填表说明:项目类型:商业服务、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其他。 |
(6) 建筑风貌:重点调查建筑层数、风格、色彩等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如风貌杂乱、特色不突出、建筑质量差等)。
表 28 建筑风貌情况统计表
建筑层数 |
建筑风格 |
建筑结构 |
建筑色彩 |
存在问题 |
填表说明:1、建筑层数:2 层及以下为主、3 层为主、3 层以上为主;2、建筑风格:传统为主、现代为主、其他;3、建筑结构:土木结构为主、砖木结构为主、砖混结构为主、钢混结构、其他。 |
(7) 消防安全情况:重点调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村庄道路消防车通行能力(主要道路宽度是否达到 4 米以上),以及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微型消防站的数量、位置(并在图上标注) 和存在问题等情况。
表 29 消防安全统计表
类型 |
位置(位于 XX 自然村……) |
规模 / 数量 |
存在问题 |
消防水池 | |||
室外消火栓 | |||
微型消防站 | |||
…… |
16. 现状分析
规划编制组通过实地调研,梳理村域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矛盾问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状村域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等内容。
梳理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和短板;闲置宅基地、一户多宅、多户一宅、分户需求、空闲地以及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情况;建筑风貌存在问题;消防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等内容。
围绕“五个基本”+ 作用发挥,按照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分析村党组织及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现状,查找问题短板。
通过现状分析,形成资源清单、人才清单、问题清单。
五、编制规划草案
规划编制组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产业发展规划、基层党建和人才发展规划等内容的编制,形成规划草案。村庄规划期限至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
17. 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
17.1 明确规划目标
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详见附录一:3. 附表 附表 1:村域规划目标指标表)。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分别明确未来发展需求和重点。
17.2 确定编制内容
紧扣确定的村庄发展目标、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发展需求和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规划草案大纲,撰写规划内容草案、勾画规划草图。规划项目面积、长度、宽度建议实地丈量、测算,尽量落实到具体地块。长度单位统一使用米, 面积单位统一使用亩(1公顷 =15亩 =10000平方米)。
(1)村域规划内容
1)明确村庄类型和规模
①确定村庄类型。充分衔接《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确定的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村庄类型,可结合村庄实地调研,依据《云南省县域村庄布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对村庄类型进行校正。并结合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要求,选出一个自然村作为美丽乡村进行建设。
②预测村庄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根据历年村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情况,合理预测 2025 年和 2035 年村庄人口规模。根据实地走访情况、新增宅基地需求和未来建设需求,合理确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其中: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村庄可预留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用于保障未来新增人口建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用地需求;特色保护类村庄确有乡村产业发展潜力的,可适当预留产业用地;暂不明确类村庄和坝区村庄应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搬迁撤并类村庄应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
③确需搬迁撤并类村庄应科学论证,合理选择安置区域,明确规模及范围,并在图上标注。
2)村域基础设施配置
规划内容:根据村庄现状基础设施配置情况和存在问题,优化提升和补齐村域性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
要点和难点:相邻近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或者相邻近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共建共享。
①道路交通:根据村庄产业发展及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合理规划乡镇 - 村组之间的联系道路,科学确定道路等级、道路宽度、公交站点等内容。
图上标注要素:新建、扩建、硬化的对外道路(如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以及自然村组间联系道路的等级、位置、宽度, 公交站点的位置等信息。
②供水工程:根据村庄范围内的水资源情况,合理选择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的供水水源、供水方式(如集中供水、分散式供水等),确定供水设施的位置、规模。村庄供水优先采用市政集中供水;没有条件的村庄结合实际通过建设高位水池等方式实现分散式供水。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的给水设施(高位水池等) 位置和容量等信息。
③排水工程: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人口规模、环境敏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城镇周边村庄污水应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相邻的农村居民点,可选择集中或分片收集处理模式,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稳定塘等污水处理设施;人口规模在 400 人以下的非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活污水治理应坚持以用促治的方针,优先采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等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污水处理设施应当布局在下风向、村庄地势低洼处,且距离适中,降低管线配建投资预算。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位置、规模和污水处理方式(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还是建设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等信息。
④电力电信工程:根据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用电、通信需求,合理增配供电、通信基站等设施。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的变压器、通信基站的位置等信息。
⑤环卫工程:根据村民生活习惯和垃圾类型,合理引导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科学布置垃圾收集点。根据村民需求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合理增配、改造公共厕所。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的垃圾收集点、公厕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
3)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根据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城乡统筹,完善和补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
要点和难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优先补足短板,再考虑高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相对集中和多功能合建。
表 30 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表
层级 |
类别 |
设施名称 | 配置级别 |
配置要求 | |||
特大型村 | 大型村 | 中型村 | 小型村 | ||||
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 |
行政管理 |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
○ |
○ |
○ |
○ | 宜以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村庄办公场所(如村委会等)为基础配置;可一个行政村建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及条件多村联建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模结合需要配置的功能进行确定, 原则上建筑面积不低于 300 平 方米,活动室面积不低于 100 平方米 |
教育设施 |
幼儿园、托儿所 |
● |
○ |
○ |
○ | 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于其它建筑,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 | |
小学 |
○ |
○ |
○ |
○ | 需单独设置,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并符合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 | ||
医疗卫生 |
卫生室 |
● |
○ |
○ |
○ | 可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建筑面积不少于 60 ㎡ | |
社会福利 | 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 |
○ |
○ |
○ |
○ |
按实际需求配置,可多村联合设置 |
殡葬设施 |
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 |
○ |
○ |
○ |
○ | 按实际需求设置,可单独建设, 也可多村联合建设。根据覆盖人口、死亡率,按照每亩建设260-300 个墓位测算建设用地 | |
备注:1、● 为必建项目○为可选项目。 2、特大型村指人口规模大于 10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大型村指人口 规模在 601-10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中型村指人口规模在 201-6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小型村指人口规模小于 2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3、“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定义和选址要求详见术语与定义,主要依据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 38699-2020)。 |
农村公益性公墓的选址要避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视线敏感区,应尽量选择在相对隐蔽的荒山、荒坡或者不宜耕种的土地上。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
4)土地综合整治
规划内容:①农用地整理:因地制宜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农用地整理相关项目;②建设用地整理:合理统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等建设用地整理相关项目,规划编制组应重点关注一户多宅、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农村宅基地整理相关项目,明确规划期内可以拆除和盘活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③生态保护和修复: 乡村水系治理、还林还湖还草还湿等生态保护和修复相关项目。
要点和难点:结合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规划整治项目, 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等信息。
图上标注要素:各类整治项目的位置、规模和整治措施等信息。
5)防灾减灾规划
规划内容:根据防洪排涝、地震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结合县(市、区)、乡镇(街道)提供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划定灾害影响范围和安全防护范围,提出预防和应对各类灾害危害的措施;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应结合学校、活动场地等开敞空间布局)和救援疏散通道。
要点和难点:划定灾害影响范围和安全防护范围,提出预防和应对灾害的具体措施。
图上标注要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灾害影响范围、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和范围等信息。
(2)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内容1)优化村庄建设边界
依据上位规划划定的村庄建设边界,结合村庄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优化村庄建设边界,实现集中建设,防止无序蔓延。
村庄建设边界优化原则:
①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等各项约束性指标,从严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避开灾害影响范围,科学划定村庄建设边界,保护好乡村的山水格局、田园风光、历史文化资源;
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坚决遏制村庄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引导农村宅基地集中布局;
③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科学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④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转变发展方式,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用地需求,防止在村庄建设边界划定过程中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毁坏历史文化景观;
⑤便于辨认和管理。尽量以道路、河流、林地、草地等明显的现状地物或地类边界为界限,无明显现状地物的,可通过植树、立碑等方式标定边界。
图上标注要素:在工作底图上标注优化后的村庄建设边界。2)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布局优化
①宅基地布局。在村庄建设边界内合理布局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的宅基地。
布局要点:要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地势平坦,有适宜的卫生条件和建设条件,集中紧凑建设,节约用地。宅基地按“一户一宅”严格控制,不得超出规定的面积标准。新增宅基地应优先使用一户多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存量用地。
图上标注要素:在图上标注新规划的宅基地范围和规模等信息。
②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内部道路梳理。疏通村庄内部车行道路和巷道,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路段,并确保车行道路宽度不低于 4 米,满足消防和村民通行需求。合理布局停车场地和充电桩,停车场尽可能利用村庄零散用地,结合村庄入口、主要道路、村民集中活动场所等分散布置,建议采用植草砖等可以透水的材质建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图上标注要素:在图上标注需硬化、拓宽和新规划道路的位置和宽度;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和规模;公交站点的位置等信息。
③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根据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完善和补齐垃圾收集点、公厕、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 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池等防灾减灾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文化站(室)、运动场地、游乐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表 31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表
层级 |
类别 |
设施名称 | 配置级别 |
配置要求 | |||
特大型村 |
大型村 |
中型村 |
小型村 | ||||
自然村 (集中 居 民 点)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
文体设施 |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活动室 |
● |
● |
● |
● | 按实际需求,结合相关文件要求配置。设置综合性活动室的,建筑面积不低于 70 平方米。 |
文化站(室) / 文化传习所 / 文化传习馆 |
● |
● |
● |
● |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设置 | ||
运动场地、游乐场所 |
● |
● |
● |
● |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广场、游园布置健身器材、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等 | ||
社会福利 |
老年活动中心 |
● |
● |
○ |
○ | 可结合村(组)活动室设置, 建设规模结合服务人口确定 | |
商业设施 | 快递收发点、银行 / 信用 社、杂货店等 |
○ |
○ |
○ |
○ |
按实际需求配置 | |
其他设施 |
停车场 |
● |
● |
● |
● | 按实际需求配置,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 | |
公厕 | ● | ● | ● | ● | 按服务半径和实际需求配置 | ||
备注:1、● 为必建项目○为可选项目。 2、特大型村指人口规模大于 10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大型村指人口 规模在 601-10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中型村指人口规模在 201-6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小型村指人口规模小于 200 人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
图上标注要素:新(改、扩)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
④绿地与广场空间布局。合理布局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绿地与广场。
布局要点:应充分利用村庄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见缝插绿,鼓励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种植乡土树种,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庄。广场宜结合村口、公共中心、主要道路沿线布置。可在村庄主要出入口和景观节点布局体现地方特色的小绿地、小广场、小雕塑或者牌坊等,以突出村庄自然之美。
图上标注要素:规划绿地与广场的范围和规模等信息。
⑤预留弹性空间。有重点发展需求的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村庄可在村庄建设边界内预留一定的弹性发展空间,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需求。
图上标注要素:预留发展空间的范围和规模等信息。3)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
规划内容:针对需要保护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整理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名录,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村庄涉及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要充分衔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在村庄规划中落实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保护要求。
要点和难点: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应保尽保。
图上标注要素:标注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的位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等的位置和范围等信息。
4)村庄风貌管控
结合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现状整体建筑风貌,与村民共同协商,确定主体建筑形式、主色调、建筑层数,作为整体建筑风貌管控的依据。结合村庄的民族、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可从各州市制定的村民自建房通用图集中选取适合的图集(单个自然村不宜超过 2 套),作为新建建筑风貌管控的依据。
要点和难点:提出现状建筑风貌整治措施;确定新建建筑的风格、层数、色彩、墙上彩绘的要求等内容,选择适合的自建房通用图集。
5)消防规划
规划要点:根据村庄规模、区域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及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设置消防站点,规划消防水源。对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村庄,应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 可利用天然水源(如鱼塘、河流、水库等)设置取水平台等措施作为消防水源;给水管网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应设置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应加强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配置, 有条件的应设置微型消防站,在公共活动等人员集中区域设置宣传展示栏,强化防火防灾意识。
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宜大于 120 米,宜为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与房屋外墙距离不宜小于2m。其他具体情况可参考《农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2010)、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进行规划设计。
图上标注要素:消防水源的位置和规模,消火栓的位置,微型消防站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6)人居环境整治
规划内容: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公厕和水冲户厕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美化亮化等内容,针对村庄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合理规划整治项目。
要点和难点:明确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项目、整治措施,形成项目清单。
图上标注要素: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名称、位置、整治内容等信息。
(3)近期项目安排
根据村庄规划内容和资金情况,结合组织部、发改、民宗、交通、农业、林业、建设、环保、水务、民政、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有关部门的项目安排和统筹,明确近期要实施的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用地面积、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实施年限等内容,形成近期建设项目表。
18. 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聚焦产业振兴,市县乡村振兴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指导, 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办与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全程参与,按照“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和县、乡产业发展规划的“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求,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内容:一是结合村庄产业发展资源条件和市场导向,基地化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林下经济等产业。有条件的村庄,配合县、乡产业规划,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让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双绑”利益联结,完善产业支持措施,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三是在产业中,突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明确乡村产业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单位投资标准(含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金额、受益农户(其中脱贫人口)、产出效益等指标及要素。
要点和难点: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工业项目应尽量向县城和乡镇工业园区集中,除村庄必需的农产品加工外,一般不在乡村地区新增工业项目;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项目用地应优先使用现状一户多宅、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等存量用地。到村到户项目应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跨区域、规模化的项目,也可由乡镇(街道)或者行业部门提出,充分征求乡村意见并履行公告公示程序后入库。做好项目入库储备和动态管理,凡资金负面清单项目一律不得入库。
图上标注要素:在村域图上划定产业发展分区。明确产业项目的名称、位置、用地范围和规模等。
19. 编制基层党建和人才发展规划
基层党建规划。聚焦组织振兴,市县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指导, 乡镇(街道)基层党建办(组织办)全程参与,编制基层党建规划。基层党建规划要突出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机制,按照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围绕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层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等方面编制。通过规划实施,推动实现基层党建有提升,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人才发展规划。聚焦人才振兴,市县党委组织部负责指导,乡镇(街道)基层党建办(组织办)全程参与,编制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要结合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以引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为目标,围绕农村优秀人才回引、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培养等方面编制。通过规划实施,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0. 形成规划草案
对提出的行政村村域及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内容(草案),规划编制组要采取召开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户长会、村民代表会等方式,逐项与村民一起研究、商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按照规划成果草案(参考)撰写规划内容,在提供的工作底图上勾画规划草图,形成“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的规划草案。
“两图”:村域综合规划草案图、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规划草案图。
“一书”:指规划文本草案。 “一表”:指近期建设项目表。“一民约”:指村规民约。
规划要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及上位规划,守好底线;内容充分吸纳村民意见建议,体现村民意愿;成果简明扼要,实用、管用、好用,村民一看就懂。
六、规划成果入库
21. 成果标准化
规划编制单位技术人员要负责做好草案编制过程的指导,把好技术关、政策关、红线关。在干部回乡形成的规划草案基础上按照《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的要求,形成标准、规范的村庄规划成果。
22. 县级审查
规划成果经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后,报请县级规划审查组开展技术审查。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提交规划审查组成员函审、规划审查组现场审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县级规划审查组可由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住建、发改、文旅、财政、民政、交通、水利、林业、环保、教育、卫生、消防、组织等相关部门、相关领域规划专家组成。
乡镇人民政府和规划编制组组长、副组长要参加规划审查会议。审查工作应当在收到规划成果 1 个月内完成,审查意见反馈各规划编制组进行修改完善。规划编制组组长、副组长要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组织好规划修改完善工作。
23. 村民决议
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成果,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进行审议、表决,会议表决通过后,应在村内公示 30 日。
24. 审批备案
审批公开。经公示无异议的规划成果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规划批准之日起 20 日内,规划成果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地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开。
入库备案。经依法审批的村庄规划,由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统一组织数据入库、逐级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备案。规划资料由规划编制组负责收集整理,及时交乡镇(街道)存档。存档备案资料应包含:规划草案、村庄规划成果、规划编制过程文件资料(详见附录一:5、附件:存档备案材料)。
七、推动规划实施
25. 纳入村规民约
村级党组织、回乡干部要维护规划权威,引导村民提高对规划的认识,把规划刚性管控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依照村庄规划开展生产生活。规划刚性管控内容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耕地红线、村庄建设边界等的管控要求, 宅基地面积标准、建筑层数、高度等控制指标,建筑外立面、色彩等风貌管控要求,规划许可审批及程序要求,严禁乱占耕地建设,明确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不按要求建设等违反规划建设的处罚规定等。
26. 监督实施管理
各地要把村庄规划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乡镇(街道)应当整合农业农村、村镇建设管理、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基层组织力量,成立乡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组建乡镇综合执法管理队伍等,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管理。县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适时开展好规划实施评估,指导规划编制组做好规划的动态完善。回乡干部应跟踪回访、监督规划实施管理。
27. 推动项目落地
全省各地要加大乡村地区发展支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回乡干部应当做好项目实施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规划实施效果和乡村建设质量。
(1) 加大财政支持。通过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多种方式争取财政资金。
(2) 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按规定整合使用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相关专项资金、其他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
(3)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村庄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4) 鼓励乡贤能人捐赠。凝聚乡贤力量,打通乡贤反哺家乡的公益渠道,鼓励乡贤以捐款捐物、设立基金等形式,助力规划实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表 32 XX 行政村(社区)项目资金及执行情况表(XXXX 年份)
行政村:XXX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备注 | |||||
资金投入情况 |
执行情况 | 资金投入情况 |
执行情况 | 资金投入情况 |
执行情况 | 资金投入情况 |
执行情况 | |||
财政投入资金 |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 | |||||||||
省级财政投入资金 | ||||||||||
省级以下财政投入资金 | ||||||||||
部门项目资金 | ||||||||||
社会资本投入 | ||||||||||
乡贤能人捐赠 |
28. 反馈工作成效
回乡干部要做好个人工作总结,乡镇(街道)党委和村党组织要对回乡干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县级组织部门根据回乡干部工作成效和乡镇(街道)、村党组织对回乡干部的评价, 待规划成果入库后,适时发函回乡干部所在单位,客观反馈回乡干部工作成效,回乡干部所在单位要把干部回乡规划工作纳入干部个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附录:
附录一:规划成果草案(参考)
1、文本草案(参考)
XX 县(市、区)XX 乡(镇)XX 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一是为村庄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提供法定依据;二是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明确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优先序,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三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四是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
第二条 规划依据
主要表述:本次村庄规划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上位和相关规划。
如:本次村庄规划主要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南省“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XXX 规划、XXX 规划……
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底图,规划范围为XX 村行政管辖范围,辖XX 个自然村(XX 自然村、……、XX 自然村),土地总面积 XX 公顷。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近期到 2025 年,远期到 2035 年。
第五条 规划层次
本次村庄规划包括村域、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两个空间层次。村域重点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的规模及其他目标和指标,并优化空间格局、国土空间用地布局,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土地综合整治、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内容。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是对农村集中建设空间进行细化和安排,包括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风貌引导、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
第二章 村域规划
第六条 总体定位
规划将 XX 村定位为:XX 的村庄。
第七条 发展目标
主要表述:根据村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等情况,行政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XXX,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XXX,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是 XXX、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 XXX 等,附村域规划目标指标表
(附表一)。
第八条 村庄类型
主要表述:行政村的村庄类型以及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的村庄类型(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如:
XX 行政村为 XX 类型的村庄。XX 类自然村有 X 个,分别为 XX 自然村、……、XX 自然村;……;XX 类自然村有 X 个,分别为 XX 自然村、……、XX 自然村。
第九条 村域人口规模
XX 村近期 2025 年规划总人口为 XX 人,XX 户。XX 村远期 2035 年规划总人口为 XX 人,XX 户。第十条 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规划至 2035 年,XX 村村域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XX 公顷以下; 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XX 公顷以下,村庄居住用地规模控制在XX 公顷以下,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 XX 平方米以下。
第十一条 底线管控
(一)控制要素
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XX 村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XX 公顷, 主要位于 XX。
依据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XX 村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XX 公顷,主要位于 XX。
(二)控制要求
主要表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村庄建设边界以及其他需要保护和控制区域的控制要求。如:
1、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内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永久基本农田
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严禁未经审批违法违规占用。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坚持农地农用,禁止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植树造林,禁止闲置、撂荒永久基本农田,禁止以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为名乱占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引导利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严格管控临时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
3、第十二条 产业发展
(一)产业发展定位
XX 村主导产业为 XX,规划期内在 XX 产业的基础上,发展 XX 产业,打造 XX 村庄。
(二)产业发展引导
主要表述:村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类型及规模等内容。
(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主要表述:村庄产业分区布局情况,并阐述每个分区的产业类型和功能。如有落地产业项目的,应阐述产业项目的用途、规模、位置和边界。
第十三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道路交通规划
主要表述:村庄对外交通和村域性道路的等级、宽度;需要新(改、扩)建的村组之间联系性道路的位置和宽度,公交站点的规划情况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主要表述:现状保留和规划新增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位置、规模等内容。
(三)基础设施规划
主要表述:现状和规划的供水方式,现状和规划新建的水源点位置、高位水池位置和容量、村域性给水管道的相关情况;规划污水处理方式,现状和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和位置;现状和规划供电、通信基站的位置和规模;现状和规划垃圾收集点的数量和位置,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方式等情况。
第十四条 土地综合整治
主要表述:农用地整理(低效林草地和园地、高标准农田、耕地提质改造等)、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低效产业用地整理等)、生态保护和修护(地质灾害点修复、污染地块治理等) 各类整治项目的数量、位置和规模,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如:
(一)农用地整理 1、高标准农田建设
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XX 个,整治规模为 XX 公顷。
整治措施:如平整地块、新建沟渠、改建田间道路、新建生产路、改良土壤……
2、耕地提质改造
(二)建设用地整理1、宅基地整理
规划宅基地整理项目 XX 个,整理规模为 XX 公顷。
整治措施:如通过拆除质量较差、存在倒塌风险的破旧建筑XX 处,以及一户多宅的违法用地 XX 处,整理村庄存量住宅用地XX 公顷。其中,XX 公顷用于未来新增人口等的居住需求;XX 公顷用于公园、广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XX 公顷通过土地平整、增加土壤肥力等措施复垦为耕地(园地、林地等)…… 2、工矿废弃地整理……
(三)生态保护和修复1、水环境整治
水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为 XX 湖一、二级保护区、XX 河道…… 等。
整治措施:如开展环湖湿地建设,在 XX 位置规划 XX 公顷湿地公园,使湿地发挥应有的过滤、净化水环境作用;将 XX 河道硬质驳岸改为生态驳岸,长度 XX 米,尽可能恢复河道生态功能;通过建设管径 XXmm 长度为 XX 米的截污管道,配置 XX 处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截流生活污水,避免直接排入湖泊、河道……
2、矿山修复
第十五条 防灾减灾规划
主要表述:地质灾害的类型、位置和村域内受灾害影响范围, 并提出防治措施。如:
1、防洪规划
主要表述:结合 XX 村的防洪隐患,确定 XX 村的防洪措施为XX。
2、抗震规划
主要表述:各村庄主要避难场地的位置、规模。3、其他安全措施
主要表述:根据村庄受灾现状提出防灾减灾安全措施。例如:
标明危险区域,建立道路标识,警示标识等标识系统等。
第十六条 基层党建和人才发展规划
1、基层党建规划
主要表述:基层党建建设的目标,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层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等村庄基层党建规划的具体举措。
2、人才发展规划
主要表述:村庄人才振兴的目标,以及农村优秀人才回引、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培养等的具体举措。
第三章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第十七条 村庄建设边界
主要表述:村庄建设边界划定情况和管控规则。如:
本次规划划定村庄建设边界面积 XX 公顷。其中 XX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XX 公顷,……。
管控规则:村庄建设边界是村庄规划中的刚性管控线,除上位规划明确的产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以及零星机动指标落地之外,不得在村庄建设边界外新增建设用地。位于村庄建设边界外的现状零星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逐渐向村庄建设边界内集中。
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的村庄建设边界控制线位置详见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草案图。
第十八条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布局优化
主要表述:规划宅基地、村庄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村庄绿地与广场用地、弹性预留空间等各类用地边界的位置、面积和管控要求,村庄内部道路新修、扩宽、硬化情况。如:
1、规划宅基地
本次规划预留宅基地 XX 户,其中 XX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 预留 XX 户……,主要通过拆旧建新及 XX 等方式预留宅基地。
宅基地选址以不破坏山体、不占坝区良田好地、不临河湖、不沿道路线状分布、不分散为原则,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 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一户多宅等存量用地,在村庄建设边界内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新增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 XX 平方米 / 户, 建筑面积不得超过 XX 平方米 / 户,建筑层数不得超过 XX 层,禁止违法多占宅基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避免占用耕地……
2、自然村(集中居民点)道路交通
主要阐述:村庄内部道路的等级、宽度、路面情况,需要新建、扩宽、硬化道路的位置和宽度。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内部现状保留和规划新增的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
3、村庄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主要阐述: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现状保留和规划新增的垃圾收集点、公厕、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 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活动室、文化站(室)、运动场地、游乐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位置、规模等内容。
如:XX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现状有 XX 设施 XX 处,……。规划新增了 XX 设施 XX 处,面积 XX;……
4、村庄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和广场用地 XX 处,XX 公顷。其中 XX 自然村(集中居民点)XX 处,XX 公顷……
5、预留规划弹性
本次规划预留弹性用地 XX 处,XX 公顷。其中 XX 自然村(集
中居民点)XX 处,XX 公顷……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
主要表述: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划定的位置、规模,并提出保护措施。
(二)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主要表述:村庄内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如:古树名木、古庙、古寺、古塔、古井、古民居等)的名称、位置和规模,并提出保护措施;村庄风土民俗(如传统礼仪、节庆、传统技艺、音乐、舞蹈等)的特色、传承方式等内容,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二十条 风貌控制和引导
主要表述:农村住房的建筑风格、色彩、高度、层数、退线、户均宅基地面积等控制要求。
如:村庄民居主要以 XX 民族的民居风貌为主;住房以 XX 为主色调,以 XX 为辅助色;建筑层数控制在 X 层以内,高度控制在X 米以内;退道路 XX 米以上;退河道 XX 米以上……户均宅基地不得超过 XX 平方米。
规划为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农民新居建设参照 XXX 通用图集的相关户型进行建设。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重点对建筑的屋顶、立面装饰材料、门窗、色彩、围墙等方面参照通用图集进行改造,以形成相对统一、民族和地方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风貌。
第二十一条 消防规划
主要表述:各自然村(集中居民点)现状消防水源、微型消防站、室外消火栓位置数量以及历史火灾发生情况等,根据村庄需求规划新增微型消防站、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取水平台等的数量和设置要求。
第二十二条 人居环境整治措施
主要表述: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式;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方法和排放标准;公共厕所改造方式、厕所污粪处理方法; 村庄公共空间绿化、建筑外观美化等村容村貌提升措施。
第四章 近期实施计划及建议第二十三条 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 XXXX 年 -2025 年。
第二十四条 近期实施项目
主要表述: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实施年限等。
如:近期 XX 村急需开展的建设项目共 XX 类 XX 小项,计划分批实施。其中,村域以 XXX 和 XXX 等为主,具体为 XXX 等。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内部,近期以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为主,具体为:道路硬化、寨门标识形象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公房改造、文化设施建设、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垃圾收集点建设、污水处理、村庄风貌整治……等。详见近期重点建设项目表。
附近期重点项目表(附表二)。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主要表述: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如: 第二十五条 纳入村规民约
主要阐述规划控制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情况,确保将规划中的规范性内容和禁止性内容列入村规民约。
第二十六条 加强乡村治理
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及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制定村(社区)党组织工作规程, 以 XXX 等方式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和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多渠道组织农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注重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参政议政能力和具备多种技能的新型乡村村民,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第二十七条 加强宣传力度
广泛深入宣传土地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村庄规划内容,提高群众的规划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规划,自觉按照规定和要求规范建设、管理。
第二十八条 严格执行规划许可制度
严格执行规划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建设。确需建设的,必须符合规划,由村民提出申请,村民小组核实是否符合规划;村民小组核实同意后,提交村委会审核提出意见,统一上报乡镇(街道)审批。
第二十九条 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发挥好村民自治、村民相互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
第三十条 加强资金保障
主要阐述:争取资金的具体措施和资金保障的具体情况。2、规划图件草案图件表达,参考示意图进行标注。
(1)村域综合规划草案图
在村域工作底图上,标注行政村(社区)村庄类型(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名称及发展需求和重点;河流、湖泊、水库、景区景点等自然资源的位置和名称;古井、古寺、古树等历史文化资源点的位置和名称;现状和新(改、扩)建的村委会、幼儿园、小学、卫生室、农村公益性公墓、养老服务设施等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现状和新规划道路、疏通和扩宽道路的位置和宽度;现状和新(改、扩)建的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源、变压器、集中供水的水源点、集中共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村域性给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和规模;产业规划的分区,现状和新规划的产业项目名称、范围和规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范围、规模和整治措施等信息;其他需要特别标注说明的信息。
用黑色表示现状设施和道路,用红色表示规划设施和道路。注:现状已经建设,但工作底图上未反映为建设的部分应当
标注为现状。
(2)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草案图
在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工作底图上,标注村庄类型(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自然村的名称和村庄建设边界;新规划的宅基地建设范围、村庄绿地广场等范围线;现状和新(改、扩)建的幼儿园、小学、卫生室、村委会、活动室、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范围;现状和新规划道路、疏通和扩宽道路的位置和宽度, 现状和新(改、扩)建的停车场位置和范围;现状和新(改、扩) 建的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源、变压器、公厕、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高位水池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和容量;现状和规划的产业项目名称、范围和规模;其他需要特别标注说明的信息。
黑色表示现状设施和道路,红色表示规划设施和道路,绿色表示广场、游园等绿化景观以及菜园、果园等田园景观;橙色表示拆危拆旧区域。
注:现状已经建设,但工作底图上未反映为建设的部分应当标注为现状。
3、附表
附表 1:村域规划目标指标表(此表由技术人员配合填写)
序号 |
指标 |
上位规划 | 规划基期年 |
规划目标年 (2035 年) |
属性 |
1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公顷) | 约束性 | |||
2 | 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公顷) | 约束性 | |||
3 | 耕地保有量(公顷) | 约束性 | |||
4 | 林地保有量(公顷) | 约束性 | |||
5 | 村域建设用地总面积(公顷) | 约束性 | |||
6 | “三调”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
—— |
—— |
—— | |
7 | 村庄建设边界面积(公顷) | 约束性 | |||
8 | 村庄居住用地面积(公顷) | 约束性 | |||
9 | 人均村庄居住用地面积(㎡ / 人) | 约束性 | |||
10 |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公顷) | —— | 约束性 | ||
11 | 户均宅基地面积控制(㎡ / 户) | —— | 约束性 | ||
12 |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公顷) |
预期性 | |||
13 | 乡村道路用地面积(公顷) | 预期性 | |||
14 | 乡村产业用地面积(公顷) | 预期性 | |||
15 | 建设用地机动指标面积(公顷) | 预期性 | |||
16 | 建设用地复垦面积(亩) | 预期性 | |||
17 | 农用地 / 生态用地 / 建设用地比例结构 |
—— |
预期性 | ||
18 | 户籍人口数量(人) | 预期性 |
19 | 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 预期性 | |||
20 | 美丽乡村示范村(一个行政村应选出一个自然村) | ||||
21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预期性 | |||
22 |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 预期性 | |||
23 | 农户生活垃圾处理率(%) | 预期性 | |||
24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 | 预期性 | |||
25 | …… | …… |
注:1、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预期性指标; 2、上表中的人均用地以户籍人口计算;
3、村庄居住用地规模为《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 0703 村庄宅基地和 0704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之和;
4、表中“乡村产业用地”指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分拣、包装、加工、仓储保鲜冷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等农村产业项目用地,主要对应《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中的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不包括乡村道路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农村部分)、工业用地(农村部分)、仓储用地(农村部分)。
附表 2:近期重点项目表
项目类型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用地面积 | 投资概算 | 资金来源 | 实施年限 |
备注 |
生态修复 | 1 | |||||||
2 | ||||||||
土地整治 | 3 | |||||||
4 |
人居环境整治 | 5 | |||||||
6 | ||||||||
7 |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历史文化保护 | 14 | |||||||
15 | ||||||||
16 | ||||||||
产业发展 | 17 | |||||||
18 | ||||||||
…… | …… |
4、村规民约
依据《关于集中修订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通知》
(云民发〔2021〕46 号文件精神,将“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实施、监管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涉及村庄规划的部分参考示例如下:
《村规民约》(参考)
建设边界不突破,集中建设不浪费; 一户一宅需遵守,基本农田不能占; 古建遗迹与文物,记录村史需保护; 村内道路生命线,乱停乱占不安全;水电路面多爱惜,生活垃圾常清理; 边角利用增绿地,公共活动齐参与; 维护家园共携手,村庄明天更美好。
5、附件:存档备案材料
规划草案 : 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
规划成果:管理版成果、村民版成果;
规划编制过程文件资料:上级党委政府印发的工作方案、相关文件、规划编制组名单、村庄实地走访调查情况和现场踏勘图片等资料;规划编制组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会议签到、记录、图片等资料;研究讨论规划草案、审议表决规划成果的结论、决议、村民签名等痕迹资料;乡镇上报请示文件、县级审查意见、规划批前公示照片、县级人民政府批复文件、批后公告照片等资料。
存档备案材料电子版、纸质版各 1 份。
附录二:名词释义
1、行政村: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村庄。
2、村域:指村民委员会管辖的地域范围。
3、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而必须实行最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底线。
4、永久基本农田: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一经划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
5、村庄建设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村庄开发建设的地域空间边界,是需要保留且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现状建设用地以及因村庄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在行政村内,具备提供集中办公、民主议事、便民代办、文体娱乐、健康服务、治安调解、民族事务、学习培训、党团活动、信息公开、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公共场所。
宜选择在人口相对集中、辐射功能较强、交通相对便利,方便村(居)民办事、活动的地方,与村(居)民生活中心区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等统筹规划、相近安排;宜以现有村办公场所为基础,整合现有建筑。
7、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针对乡村的传统整体风貌、不可移动文物、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文化线路、历史环境要素、地质遗迹及其他遗迹遗址等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确定其必要的保护界线。
8、基础设施:对维持区域生存的功能系统和对民生、防灾有影响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等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
9、公共服务设施: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村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村委会(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小学和幼儿园、卫生室、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活动室、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快递收发点、杂货店、信用社、停车场、公厕等。
10、微型消防站:指单位、社区组建的有人员、有装备,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的自愿消防队。
11、农村生活污水:指农村居民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冲厕、洗涤、洗浴和厨房排水,不包括工业废水和畜禽养殖废水。
附录三:文件汇编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中发〔2019〕18 号);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中发〔2021〕1 号 );
3、《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云发〔2020〕7 号);
4、《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 号);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
知》(自然资办发〔2019〕35 号);
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自然资办发〔2020〕57 号);
7、《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 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7 号);
8、《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 号);
9、《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的通知》(云自然资〔2021〕57 号);
10、《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成立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的通知》(云自然资〔2021〕75 号);
11、云南省“干部部规划家乡行动”项目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
12、《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干部规划家乡行动”2021 年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的函》(云规委办〔2021〕6 号),详细名单单独附后;
13、《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通知》(云组发电〔2021〕26 号);
14、《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功能介绍及操作方法》。
备注:可通过扫描以上二维码获取文件,或者到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网站—“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专栏下载以上文件